本发明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和分别覆盖换热组件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 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和若干换热翅片,换热管一体成型弯折形成圆柱形水路系统,每片换热翅片沿中心轴线间隔套设在水路系统上水路系统; 水路系统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管道单元,管道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段、第一弯管段、第二直管段和第二弯管段,第一直管段为与相邻的所述管单元的第二弯管段相连,每个第一直管段构成水路系统的外层换热结构,每个第二直管段构成水路系统的内层换热结构。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避免换热管漏水,加热均匀,热效率高。
所有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
,尤其涉及翅片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在传统换热器中,大多采用翅片管结构或板式结构,而翅片管换热器中的水系统一般是由数根直管和U型管焊接而成。 漏水; 板式换热器内的水系统全部焊接。 焊接效果直接影响换热器的密封性,承压能力也低于翅片管换热器,容易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密封作用山东不锈钢翅片换热热管联系方式,能够承受较高压力,保证使用寿命的翅片管换热器; 保证换热均匀,热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包括圆柱形换热组件和分别覆盖换热组件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和若干换热翅片,换热管一体成型弯折形成圆柱形水路系统,各换热翅片沿水路系统的中心轴线间隔套设在水路上系统; 水路系统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管道单元,管道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段、第一弯管段、第二直管段和第二弯管段。 第一直管段与相邻管道单元的第二弯管段相连山东不锈钢翅片换热热管联系方式,各第一直管段构成水路系统的外层换热结构,各第二直管段构成内层热交换结构。水路系统的交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的长度相等,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平行于水路系统的中心轴线; 第一弯管段和第二弯管段为等半径的半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换热组件的横截面定义为参考平面,相邻管单元的第一弯管段和第二弯管段在参考平面上的投影为夹角It是一个60°的“V”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换热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水路系统的同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换热翅片上开有多个管孔,以换热元件的截面为基准面; 参考平面的正投影匹配; 或者,管孔的位置和形状与第二弯管段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匹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翅片沿管孔边缘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贴附在换热管外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翅片的外缘设有垂直于其板面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相邻两片换热翅片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凸缘在相对于第一直管段的位置处设有缺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翅片管换热器中相邻两换热翅片的间距为1mm-6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端板套设在所述水路系统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盖板覆盖在所述第一端板的外侧; 第二端盖包括第二端板及第二盖板,第二端板套设于水路系统的第二端,且第二盖板覆盖于第二端板的外侧。 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燃烧器的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部件采用不锈钢制成。 这项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翅片管换热器。 换热管整体弯曲形成圆柱形水路系统。 由于换热管为一体成型,可以避免拼接管的焊接工序,换热管密封性能好,承压能力强; 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水路系统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管道单元,管道单元包括第一直管段和设置在第一直管段内的第二直管段。 直管段构成水路系统的外层换热结构,每2个直管段构成水路系统的内层换热结构,使得水路系统包括内层和外层两个换热结构,换热均匀,效率高。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翅片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翅片管换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热翅片与换热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热翅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换热组件; 11、换热管; 111、进水口; 112、出水口; 12、换热翅片; 121、管孔; 122、第一法兰; 123、第二法兰; 1231,缺口; 13、水路系统; 131、管道单元; 1311,第一直管段; 1312,第一弯管段; 1313,第二直管段; 1314,第二弯管段; 132、进水段; 133.出口部分; 20. 第一端盖; 21. 第一端板; 22.第一盖板; 221.安装孔; 30.第二端盖; 31. 第二端板; 32. 第二个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为“上”、“下”、“左”、“右”、“上”、“下”等词语所表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位置关系只是为了方便描述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表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在特定的方位上构造和运行,因此不能被理解作为专利技术的参考。 限制。
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同类信息与彼此。 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的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翅片管换热器,包括圆柱形换热组件10,换热组件10的两端分别盖有第一端盖与燃烧腔。包括第一端盖20、第二端盖30及换热组件10的第二端盖30及第二端盖30?;蝗茸榧?0包括一换热管11及数个换热组件。 翅片12、换热管11一体成型弯折形成圆柱形水路系统13,每片换热翅片12沿水路系统13的中心轴线间隔套设在水路系统13上,相对A热相邻的两个换热翅片45之间形成换热通道。 水路系统13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管道单元131,管道单元1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段1311、第一弯管段1312、第二直管段1313和第二弯管段1314。 第一直管段1311与相邻管路单元13的第二弯管段1314相连,各第一直管段1311构成水系统13的外热交换结构,各第二直管段1311构成水系统13的外热交换结构。 1313段构成水路系统13的内层换热结构。
鉴于此,本实施例翅片管换热器的具体工作过程为:燃烧器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燃烧进入换热翅片12形成的换热通道。室,高温烟气气体通过换热通道时,首先与内换热结构中的第二直管段1313接触,从而与换热管11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然后高温烟气继续向外流动,与外层进行热交换。 热力结构中的第一直管段1311与换热管11内的水接触并进一步进行热交换,使换热管11内的水被加热,高温烟气流出冷却后从换热通道外; 同时,冷水从换热管进水口111流入,交替流入内外双层换热结构的第二直管段1313和第一直管段1311,被加热成热水,从出水口112流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翅片管换热器。 由于换热管11为一体成型,无需使用多个接头进行焊接,因此不存在焊缝漏水的缺陷,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增加了承压能力和使用寿命生活; 另外,换热管11通过弯折围合形成圆柱形水路系统13,水路系统13为双层结构,即包括由管段1313和外层组成的内层结构。第一直管段1311组成的结构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水流交叉加热内层和外层,使加热更均匀。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回头参见图2-图3。 如图4所示,换热管11的两端还包括进水段132和出水段133,进水口111开在进水段132上,出水口112开在进水段132上。出水部分133,
【技术?;ひ恪?/p>
1.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换热组件(10)和分别覆盖换热组件(10)两端的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30) ,换热组件(10)包括换热管(11)和若干换热翅片(12),换热管(11)一体成型弯折形成圆柱形水路系统(13)各换热翅片(12)沿水路系统(13)的中轴线间隔套设在水路系统(13)上; 水路系统(13)包括数个依序连接的管道单元(131),管道单元(131)包括第一直管段(1311)、第一弯管段(1312)、第二直管段(1313) 、第二弯管段(1314)、第一直管段(1311)与相邻管单元(131)的第二弯管段(1314)连接,各第一直管段(1311)构成水路系统(13)的外层换热结构、各第二直管段(1313)构成水路系统(13)的内层换热结构。
【技术特点概要】
1.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换热组件(10)和分别覆盖换热组件(10)两端的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30) ,换热组件(10)包括换热管(11)和若干换热翅片(12),换热管(11)一体成型弯折形成圆柱形水路系统(13)各换热翅片(12)沿水路系统(13)的中轴线间隔套设在水路系统(13)上; 水路系统(13)包括数个依序连接的管道单元(131),管道单元(131)包括第一直管段(1311)、第一弯管段(1312)、第二直管段(1313) 、第二弯管段(1314)、第一直管段(1311)与相邻管单元(131)的第二弯管段(1314)连接,各第一直管段(1311)构成水路系统(13)的外层换热结构、各第二直管段(1313)构成水路系统(13)的内层换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段(1311)和第二直管段(1313)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直管段(1311)和所述第二直管段(1313)的长度相等。第二直管段(1313)平行于水路系统(13)的中轴线; 第一弯管段(1312)和第二弯管段(1314)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以换热组件(10)的横截面为参考平面,第一弯管段(1312)及其对应的投影相邻管单元的第二弯管段(1314)在参考平面上呈夹角为60°的“V”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1)的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设置在同端的水系统(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
【专利技术性质】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凡、潘同济、张尚兵、李洛标、唐元峰、张华平、
申请人(专利权):佛山市鑫泽昌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家省市:广东,44
下载所有详细技术资料 我是该专利的所有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12790195@qq.com或下方在线留言,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omasabt.com